0评论2025-05-21300
0评论2025-05-21324
0评论2025-05-21355
0评论2025-05-21225
0评论2025-05-21281
0评论2025-05-21148
0评论2025-05-21312
0评论2025-05-21168
0评论2025-05-21120
0评论2025-05-21202
近几年,每到春耕春管期间,这样的场景就会出现在一些地方的宾馆、酒店里:一些农民朋友会被人拉来听课,而讲课的则是一些不法分子。这些人以非法获利为目的,通过虚假宣传、欺诈等手段,向农民朋友推销假冒伪劣化肥。化肥的好坏、伪劣直接关系着作物的产量、农民的收入。这些化肥“忽悠团”是怎么忽悠的?他们的作案手法和特点又是什么?
高焕玉是江西景德镇乐平市塔前镇大墠村的种粮大户,经营着240多亩土地。2023年2月的一天,正在干活的他突然听到家门口有人喊他的名字,说请他到县城一家酒店去听化肥的免费讲解课,还提供午餐,没有多想,高焕玉就跟着去了。
王海生是乐平市鸬鹚乡杨湖村的种粮大户,和高焕玉一样,他和村里其他五六个人也被拉着一起去了。就这样,整个乐平市近百个种植户都被拉到了县城里的一家酒店去听课。根据酒店提供的公共视频画面显示,授课中,一名男子反复宣传他们的化肥,并且鼓动大家购买所谓的“金卡会员证”。课讲完了,销售团伙开始请大家吃饭,边吃饭边让农民填表下单。
打着“厂家直销”“送货下乡”等幌子,通过车接车送、请客吃饭增进感情,以及买10袋送5袋的促销政策,销售团伙的强烈攻势让不少村民购买了大批量化肥。高焕玉就被忽悠着买了76袋共3吨多的化肥。
高焕玉:不是我一家买,很多人买了,那天卖了差不多有100多吨。买回来后就撒了一包,撒到田里试了一下,化肥一点效果都没有。
王海生买了15袋化肥,随后他满怀希望地把这批化肥作为底肥撒进了农田,结果没过多久,他也发现了问题。施肥20多天,苗跟没有上肥料一样,需要追含氮量高的肥料。
春耕时节,这样的伪劣化肥不但让农民白花了钱,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甚至导致绝收。等到这帮销售团伙再次来到乐平后,接到举报线索的乐平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立即赶往酒店。
江西景德镇乐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农资中队中队长 廖世奇:他们当时正在上课,我到里面去,有几个人就往外面跑,他一跑我们更警觉,就更怀疑这次会议的产品可能存在夸大宣传。我们就亮证执法,通过执法检查,发现产品存在违规,登记违规,擅自修改了标签,我们马上进行了抽检再送检。
记者看到,这种化肥的外包装袋的商品名为微生物菌剂“氨基酸碳肥”,号称有效活菌数每克大于等于2.0亿,还有钙镁硫铁锌等多种中微量元素,不但养分充足、还可以松土养根、保花保果。那么事实是不是如包装袋上宣传的那样呢?
随后,当地请农业农村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及山东腾翔产品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分别对这种化肥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化肥样品所检项目中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不符合产品标示的要求,霉菌杂菌数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检验结论为不合格产品。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 杜森:农用微生物菌剂是一种活体的菌剂,是以微生物的作用来提供营养,促进作物生长,和氨基酸碳肥名称不相符,并没有氨基酸碳肥这样一类肥料。他自己造了一个名字来忽悠农民,所以说这个产品是典型的假冒伪劣产品。
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和宣传肥料产品,实行肥料产品登记管理制度。记者注意到,他们销售的这种化肥,包装袋上确实有登记证号。那么,这个登记证号是真实有效的吗?
杜森:他虽然标注了肥料登记证,但是在农业农村部的官网上查,这个登记证是不存在的。微生物肥料并不含有很多的养分,功能描述的时候说养分充足,这些都是不对的,也不能标注它具有杀虫、杀菌功能。
专家介绍,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无机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三种肥料。无机肥特别是复合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肥料,能为农作物提供氮、磷、钾等多种必需的营养元素。记者调查发现,以往的化肥忽悠团瞄准的多是复合肥,由于活菌看不见摸不着,近些年,微生物菌剂开始成为化肥忽悠团的新目标。
当地警方介绍,这个犯罪团伙成员共有8人,除江西乐平,他们还先后流窜到江西上饶、浙江、福建等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他们销售的这批假农资的上游生产厂家为山东辰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当警方到达现场时,发现该公司生产车间凌乱不堪,化验室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检测仪器或设备,属于“有订单则组织生产、无订单则暂停生产”的“小作坊”式企业。截至目前,从上游生产企业,到终端销售,整条产业链已被警方依法查处。本案中,8人已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至8年不等,并处罚金几万至几十万元,被忽悠购买伪劣化肥的农民也拿到了相应的退款。
江西景德镇乐平市人民法院副院长、主审法官 戴建华:我们对这类案子做过研判,一般具有流动性、跨地域性,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般选择产粮区,粮食的种植面积很大。在时间上也有选择,一般在春季早稻播种之前,紧接着要大批量使用化肥了。选择的对象也有自己的考究,都是各个村里面的种粮大户。
相关部门介绍,这起伪劣农资案销售团伙属于非常典型的“化肥忽悠团”,犯罪团伙通过免费吃饭等小恩小惠,吸引农民参加“讲座”,再由不法分子假扮专家推荐伪劣农资产品,最后利用打折、促销等话术骗取农民购买伪劣农资,加上农民使用伪劣农资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有所察觉,因此,他们疯狂流窜作案,不但扰乱农资市场正常经营秩序,还严重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生产。最近几年,尽管相关部门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但此类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首先就是高额利润促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这些不法分子生产的这种伪劣化肥每吨成本在300多元,但按每袋40公斤126元的价格来计算,一吨就能卖到3000多元,利润相当惊人。126元一袋的价格比正规化肥差不多能便宜二三十元,买一吨就能节省几百元,所以,价格低廉也是农民频频上当的原因之一。面对假农资屡禁不止的现状,今年3月,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春耕备耕农资打假工作。
在湖北襄阳南漳县城区一家农资经营门店,农业执法人员采取“检查+普法”同步推进模式,在抽查货架农资产品的同时,为前来购买的种植户现场传授农资真伪鉴别技巧。同时,执法人员还重点检查进销台账是否完整,是否销售“三无”产品、过期农药化肥,以及证照是否齐全等。
在山东德州乐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正在督促农资经营户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确保农资产品的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同时对执法办案过程中没收的14吨假冒伪劣商品,进行了集中无害化销毁。
安徽阜阳临泉县在近期举办了一场2025年“绿剑护粮安”执法行动暨放心农资下乡活动。农技专家、农业综合执法人员围绕农资打假、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现身说法,为农民群众答疑解惑。
杜森:在购买肥料的时候要擦亮双眼,买肥料一定要选正规的门店,还要认准知名厂家和品牌,质量比较有保障。同时,也要学一些肥料相关的知识。另外,还要注意购买肥料以后要保留发票小票,留下证据,以后出现问题便于追责。
农资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底线,更是亿万农户的“心头大事”。制售假冒伪劣化肥、种子、农药等行为,不但扰乱市场秩序,更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动摇国家粮食生产根基。不法分子的手段不断翻新,隐蔽性也越来越强,再加上农资打假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因此,需要各方力量综合施策、协同打击,全链条系统性铲除假劣农资生存土壤,共同守护好我们的粮袋子。
0评论2025-05-21300
0评论2025-05-21324
0评论2025-05-21355
0评论2025-05-21225
0评论2025-05-21281
0评论2025-05-21148
0评论2025-05-21312
0评论2025-05-21168
0评论2025-05-21120
0评论2025-05-2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