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频道首页 频道列表

政策密集出台,市场何去何从?| 电力大战 ⑭今日资讯

发布时间: 2025-05-05 17:05 更新时间: 5小时前1050

文 |  隗屿涵 赵荣美 王进




近期,特别是2024年来,国家主管部门就电力行业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这些文件的专业性很强,业界一直在学习、理解和消化。



2023年9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发改能源规〔2023〕1217号)。



2024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4〕196号)。



2024年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出台《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能发规划22号)。



2024年3月18日,国家发改委修订并发布《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国家发改委令2024年第15号)。



2024年5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国家发改委令2024年第20号)。



2024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24〕598号)。



2024年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能源〔2024〕1128号)。



2024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发改委令第27号)。



2025年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国能发新能规〔2025〕7号)。



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



2025年4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



2024年4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8号)。



2025年4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国能发法改〔2025〕40号)。



2025年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



电力行业密集出台的文件,既是一场规则调整,又是相关主体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从政策研究角度,人们必然发问,这些政策实施的条件是否成熟?政策实施后,究竟哪些主体受益?哪些受损?哪些主体短期和中长期都受益?哪些主体短期和中长期都受损?



另外,长期而言,受益的总体社会福利( )能否覆盖受损的部分,实现帕累托更优,而不是更差?



系列政策有什么核心要点?



以上系列政策各有偏重,有的偏宏观和方向性,有的侧重执行和可操作性,但这些政策大多围绕一个主题,即“电力市场化”——如何规划、改革、推动、建设及运营好一个安全、高效、绿色的电力市场。



安全是电力系统的生命线



2025年4月28日中午,西班牙和葡萄牙发生大规模停电,影响伊比利亚半岛超5000万人口,停电持续近10小时,至当晚21时左右逐步恢复供电。



西班牙电网在当日中午12时33分左右检测到“极强振荡”,导致电网负荷骤降约60%(约15吉瓦),随后伊比利亚半岛电网与欧洲主网断开,引发连锁崩溃。



大规模停电导致交通崩溃,西班牙全国116列火车停运,马德里地铁疏散人群,机场航班延误;葡萄牙多地交通信号灯失灵;公共服务停滞,医院启用应急电源,马德里网球公开赛暂停,通信服务中断,民众被迫依赖收音机获取信息;民众生活混乱,饮食、照明、通讯等基本需求失去保障,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罐头食品、饮用水和蜡烛成为抢手物资。



此次事故为欧洲近20年来最严重的停电事件,虽然导因尚无定论,但对各国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电力安全提出严肃警示。



事实上,类似事故在各国都在不断上演,规模和影响或大或小。



2021年下半年,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遭遇大规模供电短缺,有关部门不得不采取“有序供电”措施。



2021年9月下旬,中国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风电出力大幅下降,电力供应缺口从5%-10%扩大至10%-20%,达到“严重级别”。东北电网频率一度跌破49.8赫兹的安全阈值,面临崩溃风险,被迫“拉闸限电”。



2022年6-8月,旺季枯水与区域高温相遇,中国川渝地区不得不大规模“有序供电”。



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规模愈大、比例愈高、布局愈广,电力系统安全面临更大的挑战。



高效是电力市场的主旋律



电力行业上中下游高效运行,既要保证上游发电企业有利可图,有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保持电源投资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又要保证下游用户享受更经济、更安全、更可及、更公平的电力消费,平均电价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下降,扩大消费者福利;同时,还要期望中游电网企业能够积极主动解决短板、更新改造、智慧升级,服务好上下游各主体。



2021-2023年,占中国发电量65%以上的火电企业(煤电及气电)经历了长期性亏损,给电力市场的高效和安全埋下极大隐患。



同时,新能源电力并网消纳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根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未来中国西北华北地区更多的沙戈荒大基地项目陆续建成,长距离特高压输送是不是安全、高效、经济的最优选择?上游电站投资的积极性如何保证?



一方面,随着电煤供应量增加,价格下滑,2024年火电企业发电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风光储生产制造业内卷严重,设备价格一降再降,新能源发电直接成本降到历史最低点。大家关心的是,设备供应商亏损经营,上游成本降低,其让渡出来的利益是否外溢到下游电力用户?如果没有外溢到下游用户,利益去了哪里?



近年来,中游两大电网企业经营绩效同样令人唏嘘。两大企业净资产回报率甚至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息,一些省级电网企业甚至亏损经营,而且相当部分利润并非来自主业,而是依赖辅业,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



高效的电力市场意味着,上游制造业及发电企业、中游电网、下游用户及相关主体都能可持续性获利,社会总体福利越来越高。



绿色是能源转型的终目标



新型电力系统是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为主体,融合先进能源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和灵活市场机制,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灵活智能的现代化电力体系,其核心目标是支撑“双碳”战略(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当前,传统能源在经济中所占比例过高,非化石能源远没有占据主导地位。以2060碳中和目标为导向,中国能源转型任重道远。



数据来源:2022-2023年:国家能源局《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中电联《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4年:国家能源局2024年1-12月统计快报及官方解读。

注:数据四舍五入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部分合计项存在±0.1%误差;水电包含常规水电及抽水蓄能(2024年抽蓄装机0.59亿千瓦)。

 



近期国家发布的系列政策中,《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下称136号文)对未来新能源投资及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最为深远。



136号文件究竟有何影响?



电力市场是否有机制短板?



2025年2月9日推出的136号文,其核心在于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化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新能源电力并网消纳从原有的“保量保价”突变到“既不保量又不保价”,完全交给市场,由市场机制决定消纳的量和价。



2025年5月1日前投产的分布式项目,以及6月1日前投产的其他存量项目,136号文采取“老项目老办法”,允许其享受保障性电价或补贴政策,即所谓“机制电价”,以避免收益骤降,但存量项目发电必须全部进入市场,通过“多退少补”方式保证其既得利益。



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所有新能源电力即将全部进入市场,市场通道是否完全打开?市场主体是否平等竞争?电力市场机制是否健全?



交易调度是否全部覆盖?



交易双方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在各省(省级市及自治区)电力交易中心注册并参与交易,对于个人及小规模发电或用户,可以由聚合商及售电公司代理。



各省电力交易中心都由电网企业控制或控股,交易可以完美对接调度,减少了分歧及可能的纠纷。



对于可能的场外交易,或大或小,调度是否支持?



在交易中心达成的交易,输配通道的容量是否透明?通道是否已经全部打通,确保交易的执行?



输配成本是否独立核算?



在输配通道及容量透明的前提下,较大比例的电力输送可以只在配网内完成,其输配费用是否可以按照国际上比较通行的“使用原则”,仅支付配网费用?



当前,各省输配成本没有分开核算,各省输电网及配电网的改造、更新、升级、投资等难以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至于输配结构经常性错配或滞后。



输配分开,成本独立核算,并推进相对独立化经营,有助于输电网及配电网节约经营、提高效率、提升安全并增加绿电规模和比例。



新型模式法律定位如何?



近期相关政策无不支持绿电直供、隔墙售电、源网荷储以及虚拟电厂等新型模式。其实,这些所谓新型模式在电力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已运行多年、发展成熟,法律定位清楚,输配费用在严格监管下按照“使用原则”分别进行核算和支付。



当前,无论是国家级文件还是省级相关政策,都没有对所谓新型模式的法律定位、运行机制及相关费用进行明确说明和解释,以至于各主体的盈利模式难以确定,这正是这些新型模式难以推广,大多数处于PPT或“试点”阶段的主要原因。



峰谷时段价格谁来决定?



在电力市场化较为发达国家,峰谷时段及各时段的价格由市场决定,电力各主体根据市场变化决定交易时间、模式和价格。只有在出现可能的垄断、突变等情况,主管机构才会介入或紧急介入。



当前,省级主管机构试图模拟市场,人为划出每日的数个时段,对各时段销售电价进行规定并确定浮动空间,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进行调整。



我们知道,电力市场极其复杂,分分秒秒都在变化,人为模拟“影子价格”既不可能,又不可行,更不科学。市场机制的本质和核心是,价格由市场决定,绝不是由主管机构决定或人为操纵。



当然,考虑部分地区的现实情况,一些省市自治区的电力供给垄断在一个或二三个主体,他们极易在市场化的机制中,利用优势地位联合涨价,损害消费者权益。对此,主管机构的通常手段是,或拆分这些主体,或尽快培育多元化主体,以形成多元主体的竞争格局。



当前市场机制尚有缺陷和硬伤,匆忙出台136号文,期望以此为契机边推边改,以建设出一个健全的电力市场,其结果将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南辕北辙。



政策实施能否帕累托更优?



大家特别关心,136号文件出台后,哪些主体受益?哪些主体受损?总体而言,是否能够实现帕累托更优?



有哪些受损主体?



新能源电站投资企业



新能源电站的投资积极性是绿色发展和能源转型的基础保证,电站投资方也是新能源制造业的主要需求方。



当前新能源电站的投资人主要集中于央国企及上市公司,个人及其他民营企业占比很小。



136号文件出台后,新能源电站“保量保价”突然变为“不保量不保价”,盈利测算模型没有参考依据,以至于大部分签约项目及开发中的项目无法推动。其中,光伏电站集中发电时段大多是主管机构确定的低谷甚至是深谷期,价格甚至会出现负电价,预计6月1日后,光伏电站新增投资项目将直线下滑。



强制配储取消后,电源侧储能盈利模式不确定;用户侧储能受不确定的外生主管机构定价影响,盈利模式也不确定,预计储能电站新增投资也会跳跃式下滑。



风电场投资受影响比较小。一方面风力发电随机性比较大,在低谷、深谷、高峰及尖峰时段发电量都是随机的;另一方面,只要平均电价保持相对稳定,不至于大幅度下滑,风电盈利模型就可以有效运行。



在盈利性投资项目选择有限的情况下,投资人面临比较大的项目竞争,需要支付更多的开发费用、中间费用及配套费用。



当然,按照文件规定,投资企业的存量项目不受影响,除非电网企业不能够及时支付“少补”的部分。



总体而言,新能源电站投资企业缺乏投资积极性,新增投资大幅下降,光伏及储能负面影响最大。他们利益受损,不仅近期受损,而且长期也不见好转。



上游新能源制造企业



按如上估测,新能源电站投资人投资总额大规模下降,投资利润减少,对上游新能源设备的需求也会大幅减少,特别是光伏及储能产业。



当前,光伏及储能产业处于严重过剩(见《光伏大战⑤:风暴已起,如何越过“万重山”到达彼岸?》及《储能大战②:制造产能爆发,产能过剩严重?》),一大批制造业正在加快破产倒闭。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及国内需求的急剧减少,光伏及储能制造业将迎来更加冰冷的周期。



可见,光伏及储能制造业及其更上游的装备制造企业都将严重受损,长期也不见利好。



拥有土地的地方政府



随着136号文件的出台,“拥地为王”的时代将成为历史。



风电资源还是地方政府手中的“香饽饽”,但是这个“香饽饽”需要的土地有限,而且投资者利益摊薄,为此,地方政府高价卖地、产业交换及相关捐赠等尝试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



光伏及储能需求大减,地方政府不再占据“卖方市场”优势,将失去大量的“土地”收入来源。



所以,相较于“拥地为王”时代,地方政府也是受损方,不仅在近期,而且是中长期。



新能源项目开发企业



业界对新能源开发企业和个人多有微词。



作为新能源市场不可或缺的主体,他们将各类土地,甚至沙戈荒等,变成新能源发电的场所,其作用和贡献是不言而喻的。



开发企业在项目前期已投入不少时间和资金,即便开发流程已基本完成,但若无法满足5月1日及6月1日并网时间点,尚未正式开工的项目都可能就此停止,前期绝大部分损失将由开发企业自行承担。



另外,由于投资企业投资意愿大减,开发企业的业务量将大幅度萎缩。



所以,新能源项目开发企业近期和中长期利益都将受损。



新能源建设施工企业



由于新能源电站投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及规模大幅度减少,新能源项目总包、设计、施工、监理等总额也同比例下降,他们近期及中长期也将受损。



国家绿色转型的节奏



随着新能源电站投资企业可投项目大幅减少,国家绿色转型的节奏也将大幅放缓,双碳目标实现时间将延后。



是否有受益主体?



国有特大型售电企业



在电力市场中,中小企业电力用户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注册成为买电方,他们更大的可能是委托售电公司代为采购电力。考虑市场影响力等多方面优势,中小企业用户会聘用电网企业及国有大型电力企业的大型售电企业,所以国有大型售电企业是收益方。



电力市场新型聚合商                                     



新能源电力全部进入市场后,中小发电企业,特别是分布式发电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主体分散,更可能委托新型聚合商进行电力销售。



聚合商拥有专业人才和数字智慧化系统,可以最大化中小发电企业利益,最后形成电力市场均衡曲线。



如果新型聚合商允许电网企业及大型国有电力企业参与,他们将是最大的受益方。



除此之外,为新型聚合商提供软件系统及运营支持的上游企业都将是受益方。



电网和用户如何?



电网企业



电网企业主要收入来源于输配服务,而输配价格决定于国家及地方主管机构的认定。随着社会用电量增加,以及进入交易的比例和数量增长,电网企业的总体收入将随之增长。



另外,随着电力增长,电网提供服务的调度及控股的交易中心的交易收入随之增长(虽然所占电网企业收入的比例很小)。同时,电网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辅业服务的收入应该随之增加。



所以,电网企业可以多方面受益。



电力用户



电力用户是否受益取决于电力支出的平均成本。



虽然新能源电力全部入市后,部分时段发电企业销售价格低廉,但加上各种费用后,福利并不能有效传递到用户,更不能拉低用户的平均电价。



可以预见,未来电力用户平均电价大概率会上升,而居民用电大可能保持稳定。



归纳而言,如果电网企业可以大规模进入售电及聚合商行业,电网企业将成为唯一的受益主体;如果居民用电政策不变,居民利益将不受影响;其他相关主体都是受害方,短期内很严重,中长期也不看好。如此分析,政策不能实现帕累托更优,而是更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建议:



136文件可以分阶段实现,例如三年期。三年内,可以将“保量保价”的“量”比例下降,三年后降到“不保量不保价”,给投资者更长时间的缓冲,给各主体一定时间累积市场的适应力。



如果强行推进,试图毕其功于一役,必然出现“一赢多输”的局面,不仅会冲击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而且将引起相关行业的剧烈震荡,最终适得其反。



这三年内,着手解决好电力市场的机制缺陷和硬伤。如果这些缺陷和硬伤不事先解决好,电力市场必然是一个人为操纵的、不平等的、是非扭曲的市场。



由于数据短缺和时间匆忙,我们无法模拟并估算各主体受益或受损的金额大小,社会福利增减无法定量化,这将有损本文的可信度,不妥之处请各位见谅。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供职于国合洲际能源咨询院,该机构专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及气候变化等相关领域的深度研究、评估和咨询。)



 


 拔打报修电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天津蓝天太阳申请基于铌钛氧一次颗粒的负极及锂电池专利,提升电芯的倍率以及低温性能到底是什么回事
金融界 2025 年 4 月 17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津蓝天太阳科技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铌钛氧一次颗粒的负极及锂电池”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833571 A,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2 月。(图侵删)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了种基于铌钛氧次颗粒的负极及锂电池,所述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位于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

0评论2025-05-05274

中哈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一周年 新疆霍尔果斯旅游收入创新高内容具体是什么
03:23(图侵删)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生效一年来,两国公民交往交流日益紧密。据统计,今年截至11月19日,霍尔果斯共接待游客985.7万人次,同比增长24.11%,实现旅游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25.8%,创历史新高。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0日涨跌不一_3(图表·漫画)关键所在_1中国记协报告:中国新闻事业全媒体化、平台化趋势日益显著华鑫股份获融资买入0.38亿元,

0评论2025-05-05155

天地(榆林)开采工程技术公司申请基于自适应多模态特征融合的煤矸石识别专利,实现自适应调整不同模态特征权重进行煤矸石识别今+日+资+讯
金融界2025年4月10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天地(榆林)开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基于自适应多模态特征融合的煤矸石识别方法与系统”的专利,公开号 CN 119783014 A,申请日期为 2024 年 11 月。(图侵删)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多模态特征融合的煤矸石识别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与煤矸石生产相关的图像数据

0评论2025-05-05179

“中国式现代化让世界受益”——多国议员在沪共话全球可持续发展刷爆头条
9月3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4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的40多位议员、前议员共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以“重振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为主题进行交流。(图侵删)论坛开幕前,与会代表深入上海崇明、奉贤、浦东新区等地参访,看大国重器“上海制造”,观乡村建设美丽画卷,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上海实践。通过

0评论2025-05-05356

北美票房|“雷霆”开画票房比“美队4”低,但各方都能接受到底是什么回事
上周末的北美票房冠军不出意外由漫威新作《雷霆特攻队*》获得。该片在北美4330家影院上映,获得7600万美元开画票房,优于预期。不过,如果横向比较的话,在所有36部漫威超级英雄电影中,这样的开画成绩其实算不上优秀;哪怕是跟今年2月上映的《美国队长4》相比,还要少1200万美元。《

0评论2025-05-05113

4月10日广发兴诚混合C净值增长1.72%,近3个月累计下跌6.62%今+日+资+讯
金融界2025年4月10日消息,广发兴诚混合C(011130) 最新净值0.3850元,增长1.72%。该基金近1个月收益率-11.68%,同类排名1725(图侵删)2280;近3个月收益率-6.62%,同类排名2078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因2012年竞选资金案被判1年徒刑专家认为美高利率政策酝酿危机陕西汉中:秦岭大熊猫雪中花样整活星帅尔上涨6.29%,报10.64元 股中材科技申请风电叶片构件真空灌注成型专利,保证成型

0评论2025-05-05276

特朗普寻求加强造船业合作,韩国韩华海洋公司瞄准美国海军订单具体真相是什么
  韩国造船企业韩华海洋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诉路透社,该公司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海外军舰业务的收入提升至约 4 万亿韩元(29.1 亿美元),并希望从美国海军那里获得更多的维修订单。  韩国是全球主要的造船大国。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以重振美国造船业之后,韩美

0评论2025-05-05301

华电(道真)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网友怎么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华电(道真)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田应富,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由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图侵删)经营范围含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

0评论2025-05-05256

新紫光集团与中保投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今+日+资+讯
4月10日,新紫光集团与中保投资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资产管理、基金投资、证券业务、境外投资、产研合作、信息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合作。(图侵删)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两会侧记|进一步凝聚“富矿精开”共识与力量陕西安康:春光正当时 茶事不停歇最美H5 敦煌壁画风带你穿越丝绸之路2024年布依族刺绣技艺暨创新创业大

0评论2025-05-05145

瑞泰科技(002066.SZ)发布2024年度业绩,归母净利润5702万元,同比下降21.68%具体真相是什么
智通财经APP讯,瑞泰科技(002066.SZ)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43.52亿元,同比下降5.98%;归母净利润5702万元,同比下降21.68%;扣非净利润4321万元,同比下降10.97%;基本每股收益0.2469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图侵删)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连续8年快于城镇在希望的田野上丨夏收夏种进行时 农机助力忙丰收

0评论2025-05-05134

(c)2008-2028 www.wamaha.com 五哈网 -家电维修报修资讯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