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频道首页 频道列表

为何未来的福利国家必须绿色且公平具体真相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4-29 18:04 更新时间: 1天前2620

【编者按】

摆脱贫困的过程往往要消耗更多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大压力,而治理污染的措施反过来可能导致失业激增、物价上涨,最终由穷人“买单”。面对这一两难问题,法国经济学家卢卡·尚塞尔在其著作《不可持续的不平等:迈向社会与环境的双重正义》中提出新的见解:社会正义和绿色世界的目标可以兼容,但需要公共政策做出实质性转变。本文是该书的引言。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

《不可持续的不平等:迈向社会与环境的双重正义》, [法] 卢卡·尚塞尔著,吴樾译,浙江人民出版社/潮汐年4月版,196页,49.00元

减少不平等和保护环境之间维持着一种模棱两可的关系。总的来说,这两个目标相辅相成,但也可以相互对立——至少在话语中是如此。2017年特朗普上台之后,不正是以保护美国矿工为借口来为其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辩解吗?不管特朗普的真实动机是什么,“环境政策可能影响最贫穷群体”这一观点值得讨论、分析与解构,否则这种社会与环境之间所谓的对立将继续在公共辩论中甚嚣尘上。

位于可持续发展核心的社会正义要想避免拆东墙补西墙,就必须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减少不平等实际上是生态转型议程的核心。这对于认识当前的社会与环境政策需要何种转型至关重要。

经济学、政治学和流行病学的近期研究表明,如果不减少经济上的不平等,可持续发展的其他目标就很难实现:比如民主和社会的健康、经济的有效运行,以及环境保护。因此,今天我们在西方社会观察到的经济不平等程度(在大多数国家都在增加)不仅就其本身而言令人忧心忡忡,而且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议程也是如此。

此外,环境破坏往往表现为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损害,但同时也会加剧一代人内部的社会不平等,强化业已存在的不平衡。举个例子,在美国或印度,每个人都暴露在化学污染的风险中,但大家暴露于其中的方式并非一模一样。环境与经济的不平等其实保持着一种恶性循环的关系。

事实上,北方国家和南方国家一样,最富裕者总体上比最贫穷者更少受环境风险(污染、气候灾害、自然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此外,最贫穷者在面对这些风险时也更加脆弱,因为他们受到冲击时没有太多预防和重振的方法。2005年袭击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为我们提供了悲剧的案例:富裕和不富裕的人面对环境风险的韧性天差地别。这些被称为环境不平等的不正义现象,联动地加强了社会经济的不平衡:由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害或由于生态灾难造成的生活场所破坏,加剧了最弱势人群的不稳定状态(précarité),并且以同样的方式,通过一种可称为“环境贫困陷阱”的现象,又再次加剧了不平等。

在这个恶性循环之中,还叠加了一种关于环境破坏责任的不正义。与某些童话般理论的断言相反,我们并不能说人们一旦超过某个收入水平就可以因拥有足够财力而减少污染。除了罕见的例外,那些最富有者才拥有着更高的生态足迹。用研究人员在辩论中使用的概念来说,并没有一条所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污染水平先随着收入水平增长,但达到某一个收入门槛后就会下降,人们就奇迹般地开始保护环境。因此,社会-环境不正义是双重且不对称的:那些造成最多污染的人往往最少承受那些由他们造成的损害。

我们还要注意到,在做出未来环境决策之时,那些受环境退化影响最大的人却往往是最不被倾听的人,他们还是受那些并不直接为其考虑的政策影响最大的人。这就顺理成章地给那些诋毁环境政策的人提供了素材,无论对错,他们有时称这种政策为“布波政策”(Bobo是“布尔乔亚”与“波西米亚”两词的结合,被用来形容城市小资产阶级)。

但这一切不是早就为人所知并记录在案吗?好吧,并不是——一直远远不够!尽管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问题所在,但对于环境不平等和社会经济不平等之间的关联,仍然有很多有待公民、行动者、研究人员、议员和官员们学习的地方,在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里尤其如此。公共辩论常常在进行到关于实施碳税这样的生态政策带来的潜在不平等影响时就戛然而止。

诚然,这引出了值得被讨论的再分配问题,但其他基本关键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比如在面对气候变化冲击或水体、土地污染时个体间和地域间的不平等。我们是否知道建立一个自然保护区会造成财富不平等,也就是会让最富有群体的土地增值?我们应该发展怎样的交通基础设施或是能源产品,才能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减少不平等?要深入理解环境不平等与社会经济不平等之间(通常很复杂)的互动,我们仍然极度缺乏数据与分析工具,有时还缺乏意愿或财务资源。但只是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并不足够,我们还需要用行动来对抗这些不正义。在行动层面,尤其是政治实践上,前路依然漫长。

迈向社会国家的蜕变

不论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将社会正义重新纳入可持续发展(或生态转型)议程的核心,都需要一场社会与环境政策的变革。在公共辩论中,环境政策常常因其很少考虑最贫困群体而遭到抨击。这其实是个悖论,因为从长期来看,正是弱势人口从环境保护当中受益最多。然而就短期而言,如果社会正义政策未能纳入环境政策之中,那就确实有可能加剧某些不平等,甚至制造新的不平等。正因为如此,才会有某个污染行业的代表威胁说如果实施新环境政策就要裁减工作岗位,或者有农村地区议员对利好城镇人口的碳税表示抗议。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抗议的呼声?关于社会保护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否有解决办法?

本书所主张的核心论点是:我们完全可以调和这两个目标。然而这需要我们迈入社会国家(État ,也称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国家)建构的新阶段,也就是说要组织起来共同承担社会风险(诸如失业、疾病或贫穷)。我们对此还需要再多加思量,以便将承担环境风险(暴露于污染之中、能源等自然资源的涨价,等等)的责任与传统的社会保护工具结合起来。我们应当沿着三条主轴齐头并进,它们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充满可能:

首先,我们要采用针对环境不平等的新型衡量工具和制图工具:要解决问题,第一步是让这些不平等暴露在人们眼前,以便追踪其变化。如今,衡量进步的关键指标仍然是备受争议的国内生产总值,而我们的社会一直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衡量与体现各种相互作用因素的多样性。在制作、传播和分享有关环境不平等的资料上,美国长期以来一直领先于许多欧洲国家,虽然美国政府于特朗普总统任内(第一任期)在这方面明显退步。

显然,只有一个良好的衡量体系并不足够。政治实践和工具也必须转型,这是我们的第二条轴线。社会公共政策和环境公共政策之间的鸿沟有必要被打破,历史上这两者往往建立在公共行政部门的严格区分上(一方面是环境部门,另一方面是经济、财政或其他部门)。一些国家为我们指出了前进的道路:

在瑞典,提供给低收入家庭的社会补助,会将那些被迫产生的能源支出也包含在内(例如老化或低效的暖气或隔热设备带来的费用,或是居住地远离工作地而产生的交通费用)。

我们要将传统社会政策(尤其是减少不平等)和环保目标相调和。减少不平等的方法很多,其中某些或多或少能够对环境有好处。世界上这方面的积极案例比比皆是,即使它们的可持续性并不总是能够得到保证。2012年澳大利亚实施的税务改革强化了所得税的累进性,同时也引入了碳税。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也能够防止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而直到最近这段时间以前,印度尼西亚都还有四分之一的国家预算被用于补贴化石能源,这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却主要只对那些日常开车的城市中上阶层有利。印度尼西亚现在已经废止了这些补贴,并用节省下来的钱建立了一个旨在减少不平等的广泛社会保护体系:这标志着一个社会-生态国家的诞生。

最后是我们的第三条轴线:创造一种社会国家和地方之间合作的新形式。今天有些声音支持处在“转型”(en )中的城市或乡村通过本地社群来实现团结发展(欧洲最活跃的相关社会运动之一就叫“转型”)。这有一定道理:一个特定空间里的环境问题往往有其特殊性(土地污染、街区住宅隔热不佳、缺乏公共交通等),为了尽可能站在居民立场上处理好这些问题,必须调动本地行动者的个体资源。然而仅仅依赖本地社群是十分危险的,这有可能重新制造出许多新的不平等形式,且难以招架未来几十年的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将社会国家的力量与本地行动者(协会、村庄、大区)的工具箱结合起来。在欧洲、北美或其他地区,不同层级的行动者之间成功合作的案例并不罕见。

总体而言,这些社会和环境政策的演变能够使传统的社会国家发生蜕变。这种转型需要考虑到其他重大趋势:全球化、数字革命、新的民主需求——这些都使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好消息是,转型已在许多国家以不同的节奏发生。如同我们在本书中所见,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国家都要从对方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也要从对方目前的成功中学到方法——不论全球北方还是南方,都有成功的案例。当然,这样的公共政策蜕变需要一切相关行动者的大量努力。不论如何,所有迹象都表明,这种蜕变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充满可能——因为它已经在路上。

 拔打报修电话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指导组派驻地方和单位名单公布到底是什么回事
党中央决定,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8个中央指导组将对河北、安徽、河南、海南、青海、湖北潜江、湖南常德;经济日报社、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

0评论2025-04-29321

【深度】押注下一个郑钦文!网球代言掀起营销大战具体真相是什么
界面新闻记者 | 覃思悦界面新闻编辑 | 任雪松休整了一段时间的郑钦文没能在今年红土赛季首战中取得胜利。2025年马德里赛女单第二轮,郑钦文以4-6、4-6遗憾不敌俄罗斯选手沙塔波娃。即便马德里赛非大满贯赛事,郑钦文出战的也只是浅轮次比赛,广大球迷依然给予了这场比赛超高关注。比赛

0评论2025-04-29168

博时基金王祥:短期黄金市场呈现明显过热局面网友刷爆了
  上周国际黄金市场刷新了3500美元的最新历史记录。随后伴随特朗普对关税论调的缓和,周内又再次出现大幅回撤。国内投资者是4月以来市场增量资金的主要提供方,周内继续保持快速涌入态势。  市场观点方面,Wind数据显示,过去一周(4.21~4.25)黄金市场呈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波幅。

0评论2025-04-2973

中办、国办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具体真相是什么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机制、规范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工作。《办法》明确,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党中央、国务院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兵团

0评论2025-04-29228

招商银行: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内容具体是什么
  4月29日金融一线消息,今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1-3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37.51亿元,同比下降3.09%;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实现净利息收入529.96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非利息净收入307.55亿元,同比下降10.64%;年化后归属于本行股东

0评论2025-04-29264

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支持率最低,特朗普执政百日民调结果出炉头条热点
4月30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个任期执政满百日之际,各媒体和机构已提前进行民意调查。结果发现,他的支持率跌入谷底,选民对他处理经济的处理方式感到不满。美联社-NORC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联合调查发现,许多美国人不认可特朗普迅速制定、推动议程的激进方式,甚至连共和党人内部也

0评论2025-04-29165

桂林旅游一季度净亏损1308万元,此前因长期亏损登上热搜头条热点
4月29日,界面新闻了解到,桂林旅游(.SZ)发布了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8263万元,同比下降6.6%;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1248万元变为亏损1308万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近日,桂林旅游因为业绩亏损而受到关注,#桂林旅游累计亏损10亿元#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年报显示,2024

0评论2025-04-29192

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向菲方严肃交涉网友刷爆了
2025年4月29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约见菲律宾驻华大使吉米,就近期菲方在涉台及安全领域一系列负面动向进行了严肃交涉。

0评论2025-04-29205

分析师:新加坡金管局或进一步放宽政策应对经济增长与通胀下行风险具体怎么回事
  大华银行分析师蔡汉腾指出,在全球关税形势演变及通胀下行风险的双重压力下,新加坡作为高度依赖外贸的开放型经济体,或将迎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最新发布的宏观经济评估报告中已明确指出,持续存在的贸易争端正对今年国内经济增通胀前景构成下行风

0评论2025-04-29305

一线城市中首个!广州南沙落地“购房入学”政策头条热点
据央广网,继今年1月10日宣布买房送学位之后,广州南沙区4月28日发布通知,正式兑现这一承诺。这是当前一线城市中,首个落地买房送学位的区域。4月28日,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正式发布通知,明确自2025年1月10日起,在南沙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非南沙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可申请入读该

0评论2025-04-29163

(c)2008-2028 www.wamaha.com 五哈网 -家电维修报修资讯网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